南山先贤:廉敏仁恕的新安知县段巘生

  清代新安县,可谓是人才辈出,有刚直廉洁的新安知县陈谷,也有廉明勤政的南头乡贤黄成元。这一期故事我们要将走进另一位先贤,以憨直性格闻名的新安知县段巘生。

  段巘生,字相山,湖广长宁(今湖南省常宁县)人。于清康熙四十四、四十五年连捷进士,曾任福建上杭县知县及广东新安县知县。在历届新安知县中,以憨直性格闻名的就属段巘生了。因他待民诚恳,办事直爽,大公无私,不少贪官污吏及豪绅都很惧怕他,但老百姓们却非常喜欢他。

  据清道光《广东通志·宦绩略》载,段巘生初任福建上杭县知县时,因对奸佞嫉恶如仇,得罪了汀州府官吴大人,上任还不到10个月,就被诬告而受审查。段巘生向主审抚军直呈事情的原委,毫不隐瞒,并说:“假如我不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,而在内心埋怨大人,那就问心有愧了。何况我向来就心直口直,有什么不敢说呢?”旁边听审者都不寒而栗,为巘生捏一把汗。当时的抚军为粤海陈清端,见巘生说话理直气壮,大为感动,并为他平反昭雪,恢复原来的官职,于清雍正二年(1724)补为广东新安县令。

  到新安县上任后,他还是那样憨直,那样诚恳地为民办事,天不怕,地不怕。新安县,地处沿海边陲之地,又是省会门户,水路交通要冲。时在清初迁界之后,百姓复居不久,且边境未稳,常遭海寇的浩劫,经前新安县令的悉心经营及抚恤,民气已逐渐复苏,但仍有不少积弊。巘生便四处察访,详细稽查,凡是渔租田租,山征海禁,为民力所不能负担的。都向上请示免除,上级官吏有不能同意的,他初是好言婉转地请求,最后则是忿然力争,一定要达到目的方罢休。从巘生留下的诗中可以看出,他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是有明确理想和抱负的,曾写道:不须大药驻朱颜,膂力方刚鬓未斑。塞外草肥谁牧马,燕然天远欲铭山。应思我辈分阴惜,岂觅人生半日间。壮士功成身始退,河清海晏待君还。巘生善于诗文,廉敏仁恕。在任期间,政事廉洁,刑事清静,礼贤下士。

  他还为新安的子弟办了一件好事。新安县地,明初隶属东莞县,至万历元年始设县,县中没有书院,子弟求学甚难。清代,虽前县令丁棠发曾于康熙三十三年创建“宝安书院”一栋,但位于县城东门外文庙的右边,且地处东郊,没有城廊的保护。时海疆盗寇又多,子弟们都不敢在那里就读,形同虚设。巘生一贯好文,注重教化,为解决新安子弟的读书难,便发起筹建文冈书院,该书院建于南头城内西南面的五通街,有房29间,并将弟子廖九我所捐田50石,刘壮华入官田20石拨归书院管理,作为办学之费用。从此,文冈书院成为新安县规模最大且有一定影响的书院,培养了不少人才。

  段巘生是个才气横溢、刚正不阿的知县,但他戆直的性格往往为上司所不容。他在雍正二年上任,雍正三年,还是由于戆直多言,罪上司,被削职为民,返回湖广常宁故里,当时的新安百姓都为之叹息。